這次特別感謝方方的邀請,
讓我有機會能體驗調香、製香、想香、與品香的過程,
因為這次的體驗物超所值,特別跟大家分享我的小小心得,
希望大家日後也要多多支持方方喔!
方方一開始就給我們一句話:
調香,是我能依靠自己,前往最遠的地方。
言下之意,
即是我們每一個人潛力無窮、想像無設限,
任何的天馬行空、遙不可及的幻想等,
都是創作香水上很重要的靈感泉源。
一、香水的定義:
一瓶香水的元素→香材+酊劑+其他。
比較特別的是酊劑的使用,
較類似各家香水都會有一個湯底DNA,
常讓我們一聞到香水,就知道是哪個品牌出的香水,
例如Dusita仙女橡苔、F&M的琥珀香草、April椴樹花檸檬等等,
這些都是各家品牌最顯著的特徵招牌,
而在方方的香水裡,
在這裡可以解讀為中低音鳴感的純化或陳化酒精,
浸泡調香師最引以為傲的識別香材,
也就是方方的苔蘚麝香葵種籽、與祕魯香脂、菸草等,
只要一聞,喔!這就是方方的氣味。
香水級酒精,
則是由糖發酵變為乙醇,
也是人們最早利用的有機化學反應溶劑,
也是一般市面上最常使用的香水酒精。
至於酒精的區別,有以下的區分:
葡萄籽萃取的酒精→方方採用,品質較好,無雜味,但價格高。
玉米萃取的酒精→介於中間。
馬鈴薯萃取的酒精→有雜質、氣味略微刺鼻。
二、香精濃度:
Eau Fraiche 1~3%,清淡香水,味道清淡芬芳,常用於夏天。
Eau de Cologne (EdC) 2~4%,古龍水,通常無定香功能,柑橘擅長。
Eau de Toilette (EdT) 6~15%,淡香水,梳妝打扮的儀式,香水是最後步驟。
Eau de Parfum (EdP) 15~20%,淡香精,最為典型,目前大家習慣的。
Perfume (Parfum) 20~30%,香精,濃度高,肌膚停留最久。
三、香水的美學關鍵:
練習調香的第一步,
如同學習英文,
先聽母語人士的說法,
模仿學習,進而超越。
學習歷程:
聽→說→讀→寫→懂→愛→創→譯→教→學。
聞→描繪→讀→寫→懂→愛(臣服創作)→創作香水→五感整合(跨領域)→教→學。
這部分我個人認為最為有趣,
因為香氣的描繪因人而異,
進而影響到我們對於欣賞喜好的好惡認知,
首先我們必須了解每個香材的味道,
透過自身的經驗來描繪它的味道,
這可以是我們的共同回憶、也或是很私密個人的,
譬如青箭口香糖,這是大家都熟知的味道,
而奶奶的衣櫥櫃?我想大家的奶奶都不是同一人吧?哈~(私人經驗)
再來就是區分質地(厚重與輕薄)、和香氣家族(柑橘、花香、木本等)。
四、香氣配色原則運用在調香技法上:
這部分是最具專業的,有許多理論,
但也讓我學習的不亦樂乎,直呼過癮。
方方歸納了四種以上的調香技法,如下。
A.均衡→
上下左右平衡,明度高在上,明度低在下,
如同柑橘花香在上頭,
底層是檀木琥珀麝香等,
也是大家最熟悉與聞到的香水氣味。
如「三八阿花的痣」。
B.強調→
如同義大利麵上的黑松露、鬆餅蛋糕上草莓,
總是有畫龍點睛之效,
讓使用者一聞,明顯知道這支的香水主題是什麼,
如「一輪玫瑰」、「蝴蝶夫人的桂花」等。
C.律動→
活動鮮明的律動感,
氣味不停在翻湧著,
也是在調香上,以香材一點一滴慢慢堆疊上去。
如「月下老人」的玫瑰與菸草穗甘松一直在變變變。
D.支配→
在畫面上敷上另一層色彩(濾鏡),
使其有共通的色彩和諧,進而達到調和圓融之境。
如「人魚紫藤」的紫白氤氳瀰漫、或【愛慕】「櫻之舞」的粉紅濾鏡效果。
五、盲聞時間:
再來是小遊戲了,
方方特選22種香材讓我們盲聞,
我只能說,氣味真的太有趣了!滿足了我們的鼻端想像空間。
1.柑橘
2.天竺葵
3.廣獲香
4.欖香脂
5.雞蛋花
6.蛇麻草
7.樺木焦油
8.佛手柑
9.菸葉
10.五月玫瑰
11.乳香
12.紫羅蘭
13.印蒿
14.雪松
15.桂花
16.羅勒
17.含羞草
18.荳蔻
19.祕魯香脂
20.茉莉
21.綠茶
22.玫瑰草
六、氣味樂譜、調香時刻:
終於來到我第一次的調香了,
因為方方在上一個階段說明,
紫羅蘭具有草性與海洋的感覺,
很多海洋調香水都會用紫羅蘭來作呈現,
我一時興奮,在我的香水調香裡,
我加入了約莫1/3的紫羅蘭的份量,
導致於我的調香出現大量的尖銳刺鼻草味,
方方建議我多添加綠茶香材,綜合這尖銳的金屬草感,
然後我用了桂花與綠茶,揉合這尖尖的紫羅蘭,
YA~最後,我的第一個Baby,「靡花」誕生了!(迷途之花香)
不得不佩服方方的鼻子,把我的作品救了回來!
你也喜歡方方的調香課嗎?
如果之後還有機會,我還要參加,
憨期待再次看到大家的參與喔~